“这几天下来收获很不错。”第七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广东参展商、贝乐智能产业董事曾志涛说,“我们的产品受到俄罗斯不少采购商认可,收获了近1000万元人民币的采购计划。”
日前,第七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下称“中俄博览会”)正式闭幕。广东作为本届中俄博览会主宾省,组织了40多家广东企业、超百人经贸代表团参展。根据展会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整个展会4天期间,广东展团参展企业现场对接俄罗斯及其他国家采购商400余家,现场签约及意向成交额1700余万元。
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考验,中俄经贸合作逆势前行,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潜能。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1-5月,中俄贸易额为938.06亿美元,同比增长40.7%。
“俄罗斯拥有非常好的资源,但在轻工业方面,例如一些消费类电子、民用智能家居领域的市场存在缺口,我们后续也会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一些他们紧缺的产品。”曾志涛表示。
面对贸易往来中的文化交流问题,中国企业也有相应的担忧。“‘走出去’之前觉得都是问题,担心他们对我们产品是否接受。”曾志涛说,“去了之后,我们得到了非常友好的接待,感受到俄罗斯企业对合作表现出较高意愿。”
不过,在双方强烈合作意愿之下,仍存在着粤企不熟悉俄罗斯市场需求、潜力,不适应当地文化模式等问题。而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服务体系在俄罗斯尚未很好地建立,使得双边贸易还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
因此,在本届中俄博览会中,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俄罗斯)服务工作站在展会现场专门设置了服务展台,为参展的广东及我国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俄罗斯经贸政策相关公益服务咨询。
据悉,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俄罗斯)服务工作站是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支持下,由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授权广东省驻俄罗斯经贸代表处设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益服务机构。工作站自成立以来,通过积极开展各项职责工作,包括建立并拓展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渠道、调研走访广东及俄罗斯企业进行交流座谈等,逐步搭建起稳定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广东省驻俄罗斯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俄罗斯粤商会会长孙继业介绍:“除了搭建桥梁,帮助广东企业对接俄罗斯当地资源外,为企业‘出海’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孙继业透露,企业咨询比较多的问题有两类,一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二是公司正规化经营的问题,例如贸易物流清关、金融结算等。“目前,俄罗斯正积极和中国企业接洽,以弥补相应的市场空缺。中国品牌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在‘出海’时保护好自己的商标和专利。”
孙继业提醒,企业想开拓俄罗斯市场,需提前做好知识产权布局和前期市场调研,注重在当地合法合规经营。尤其在中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粤俄贸易增长迅速的情况下,粤企“品牌出海”更要注重品牌商标保护,借助知识产权相关机构或平台了解当地政策,进一步降低风险。
此外,广东省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俄罗斯)服务工作站还运用在俄罗斯的政商合作渠道,主动对接俄罗斯出口中心、俄罗斯展览公司等重要机构,邀请他们一起为广东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提供权威渠道。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柳宁馨)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