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降准不足以驱动银行资金成本下调5BP 9月LPR保持不变
(2023-09-21)

  在9月降准落地及存款利率、14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后,市场对9月LPR下调抱有一定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二者均持平于上次。

  记者了解到,9月LPR保持不变的原因在于MLF保持不变。此外,降准确实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但尚未达到促使LPR下调的5BP步长;9月存款利率下调并非新的“降息”,而是跟随LPR下调的稳息差举措。

  银行资金成本下调不足5BP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的LPR由各报价行按照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加点的方式形成报价。

  其中MLF利率是央行中期政策利率,代表了银行体系从中央银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简言之,LPR等于MLF+点差。从历次LPR调整看,如果MLF利率调整,那么LPR必调整。

  9月15日,央行开展5910亿MLF操作,利率为2.5%,持平于上次。这意味着LPR的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9月LPR变化的概率较低。

  从过往看,在MLF利率不变时降准,仅有2019年9月、2021年12月两次一年期LPR下调,其他时候LPR均不变。其中2019年9月LPR下调主要因为LPR刚改革,前期市场利率大幅度的下行推动了LPR下调。

  对于2021年12月LPR下调,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解读称,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7月和12月两次降准。6月,优化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12月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带动2021年12月的一年期LPR下降了5个基点,就是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带动贷款利率相应下降。

  除此之外,大多数时候降准落地,LPR未发生变化。“降准后部分银行已因此下调了自身报价,但尚未达到使LPR整体下调的阈值。LPR以5个基点为最小调整步长,它使得LPR不会因为个别银行报价的随机变化而出现一两个基点的忽上忽下。”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看,单次降准(50BP及以下幅度),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幅度很难达到使LPR整体下调的阈值(5BP)。要达到阈值,至少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280亿(如2021年),并有其他改善银行负债的措施才行。

  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超过5000亿元,降低银行资金成本50多亿。即使叠加3月降准25BP,今年两次降准降低的银行资金成本只有100亿左右,不足以推动LPR下调。

  并非新的“降息”

  9月14天逆回购利率和存款利率下调,对LPR调整的预期也形成影响,但两项措施并非新的“降息”。9月15日,央行开展3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为今年1月以来首次,中标利率1.95%,相比1月份下调20BP。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尽管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降20个基点,为2022年9月以来首次下降。但今年6月和8月政策利率两轮下降时,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均未发生变化,此次下降应视为对前两轮其他政策利率下降的补降。

  此外,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于9月1日起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中,一年期下调10个基点,二年期下调2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25个基点。

  但此次存款利率下调主要因为参考的锚变化。去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8月MLF利率下调后,一年期LPR也下调10BP。随着8月一年期LPR下调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相应要求存款利率也要下调。换言之,8月一年期LPR下调带动了9月存款利率下调,而非9月存款利率下调再推动9月LPR下调。

  “现在大家存款都喜欢存长期、存定期,尤其喜欢存5年期,导致整体存款成本降不下来,银行息差还在收缩,完全靠增加资产规模来弥补利差的下降,但规模变大,不良也在增加,资本消耗也大。”前述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坦言,“LPR不变也有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志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