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风向标】
1.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4.0。百度世界2023大会在首钢园举办。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以《手把手教你做AI原生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发布文心大模型4.0版本,并带来新搜索、新地图等十余款AI原生应用。大会上,李彦宏宣布文心大模型4.0正式发布,开启邀请测试。
2.雷军官宣全新操作系统。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宣布,小米全新的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据其介绍,即将发布的小米14系列将是第一款搭载新系统的手机,目前已经交付工厂正式开始生产。这也意味着,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
3.华为支付机构更名。近日,华为支付业务的新变动引发热议,支付机构的名称从“讯联智付”变更为“花瓣支付”。花瓣支付公司支持的华为支付是鸿蒙生态中的全场景支付服务,用户可在华为钱包App开通华为支付。为加速鸿蒙生态建设,全新升级的负一屏将会支持华为支付。用户在手机右滑即可进入负一屏发现页,首批入驻的伙伴包括滴滴出行、美团外卖、同程机票酒店火车票、猫眼电影、健康160、58同城等。
4.TCL科技前三季度预计盈利增长超4倍。TCL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1316.09亿元-1345.09亿元,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15.41亿元-16.91亿元,同比增长448%-502%;仅从第三季度看营收和利润也纷纷上扬,该季度营收预计464.60亿元-494.60亿元;归母净利润12.01亿元-13.5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4%-453%。
5.腾讯继续清退业务,“腾讯待办”关停。腾讯宣布旗下应用服务“腾讯待办”将于2023年12月20日全面停止运营并下架,原因为“业务发展方向调整”,如果用户有保存数据需求,可在停止运营前导出数据。目前,腾讯待办(todo.tencent.com)官网已无法打开。
6.淘宝回应部分用户可使用微信支付。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淘宝的支付页面出现了“微信扫码支付”的选项。淘宝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微信扫码支付功能还在逐步开放中,目前只针对部分用户开放,而且仅有部分商品支持这一支付方式。具体能否使用以页面显示为准。”此外,微信扫码支付流程为,用户保存二维码,再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支付。该功能“以后也可能会普及”。
7.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下跌1%。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下跌1%,下滑势头有所减缓。在全球前五手机品牌中,三星、苹果、OPPO均不同程度下滑,仅小米、传音的市占率实现同比增长。
8.京东官宣今年京东双11将于10月23日晚8点现货开卖。京东官方发布消息,双十一将于23日晚上8时开启现货销售,覆盖3C数码、家电、食品、服饰、美妆、家居等全品类商品。此外,京东为超8亿款商品提供全程价保,价保时间从23日20点持续到11月13日24点,买贵一键退差价。
9.天猫三季度新商家入驻同比增长105%。双十一前,天猫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天猫新入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05%,3个月商家入驻总数超过去年半年。其中,消费电子、服饰时尚、家装家居、食品、健康为开店数最多的TOP5行业。
10.东方甄选推付费会员。东方甄选App正式上线付费会员制度,付费会员定价为199元/年,东方甄选为付费会员提供的专属权益,包括百款自营品88折、一年12张会员券、66元券包入会礼等,付费会员一年预计最高可省12000元。目前,东方甄选官方店铺在售的自营产品达超过155款。
11.“问天I”类脑计算机发布。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问天I”类脑计算机在南京发布,其已实现超过5亿神经元2500亿突触智能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同等水平,在通用性和能效方面相比于传统计算机具有显著优势,具备“规模大、实时性高、灵活性强、更贴近脑机理”四大亮点。目前,“问天I”类脑计算机已正式开展应用。
【上市资本流】
百川智能完成3亿美元A1轮融资。百川智能宣布,已完成3亿美元的A1轮战略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等。百川智能成立于今年4月10日,由搜狗创始人王小川创办。在公司创立之初,百川智能就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来自王小川与其业内好友的个人支持。今年8月,百川智能也通过了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是首批八家公司中唯一一家今年成立的大模型初创公司。
【潮品观察】
iPhone 15中国销量不如上一代。据分析机构报告显示,苹果旗舰手机在发布后17天内的销量与iPhone 14相比下降了4.5%。这可能是自2018年左右以来iPhone在中国最糟糕的首发之一。在Mate 60 Pro的意外亮相推动下,华为在中国的整体销量超过了苹果。
(工行网站特约作者:杨清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