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 CFETS指数按周跌0.79%
(新华财经 2023-11-20)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计算的2023年11月17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8.07,按周跌0.79%;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2.82,按周跌0.81%;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3.37,按周跌0.53%。

  上周(11月13日-11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迎来反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本周累计调升43个基点报7.1728;1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升破7.2,创8月初以来新高,周累计涨441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当日涨超300个基点,周累计涨896个基点。

  上周,中国10月金融数据重磅出炉。人民银行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和人民币贷款均呈现同比多增态势。外汇局数据显示,10月银行结汇11516亿元人民币,售汇12057亿元人民币;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3737亿元人民币,对外付款35066亿元人民币;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均衡。

  专家表示,10月金融数据反映出我国内需延续恢复态势。为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将始终保持稳健性,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今年仍存在降准的可能性,以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外汇局综合司发布专栏文章称,有序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推进境外上市、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法规修订。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研判和应对,加强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金研报指出,外部因素在11月初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偏弱的美国经济数据和偏鸽的美联储驱动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下行,这是触发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直接原因。自非农和失业率等就业数据公布以来,美债利率约下行了40个基点,美元指数下跌约0.9%,并向下突破105点位。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均创9月以来新低。在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快速回落的背景下,美国对主要非美国家利差收窄,大部分非美货币对美元实现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涨幅在主要货币中仅强于日元和印度卢比,这或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仍有补涨空间。

  上海证券报撰文称,着眼当前,内外因素共振,利好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正在积累。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和通胀回落,全球央行的紧缩周期已迎来尾声,未来中美利差将逐步收敛至正常区间;另一方面,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显效、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宣布,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上调至5.4%,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值上调至4.6%。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