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短期内不改强势格局 收益率能否向下有待观察 |
(新华财经 2024-02-07) |
2024年以来,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行情走势超出市场预期,供需不匹配带来的配债力量偏强是主导因素之一,叠加降息预期和偏弱的风险偏好作为触发因素,2月5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40%一线。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阶段行情表现强势,但展望2月,伴随“资产荒”的边际缓释,若配置盘主导的阶段行情转弱,那么债市主线或逐步回归对基本面和资金的定价,投资者切忌掉以轻心。 “债牛”行情延续 1月债市表现缘何如此强势? 通过分析1月债市机构的持仓行为特征,不难发现,包括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保险、理财在内的大部分机构均呈现出净买入的态势。举例而言,农商行的现券净买入规模达1684亿元,基金的净买入规模为1320亿元,理财净买入362亿元。 “1月银行存款和保险机构保费存在‘开门红’的情况,负债端的扩容必然会推动其配债力量的增强。”一位机构交易员向记者表示,“再就供给端来看,1月地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较迟,政府债券净融资显著弱于季节性亦是重要原因。一季度地方债的发行计划显示,2月开始地方债的发行节奏或有所加快,存在‘赶进度’的特征。” 根据券商统计,今年1月,利率债的净融资规模为3526亿元,为近6年来供给压力最小的1月。其中,国债净融资776亿元、地方债净融资2586亿元、政金债净融资164亿元。特别是地方债发行进度比较滞后,1月的发行规模仅有3844亿元,较2022年和2023年同期接近减半。 除了上述偏多因素外,春节前降准利好的兑现以及春节后降息预期的发酵,也为本轮“债牛”行情演绎注入了极大的动力。 “现阶段,就市场流动性而言,还有两方面利好因素的存在。”上述交易员称,“其一,是偏弱的取现需求。当前,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尚待提振,消费倾向有所回落,因此春节期间的取现需求大概率会较往年偏弱。其二,是信贷冲量导致的资金面扰动减弱。今年政策层对信贷平滑有一定诉求,该政策导向意味着由单月信贷冲量引起的资金面扰动会有所减弱,从而带来更加平稳的资金环境。”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延续震荡下探势头。举例来看,SKY_3M回落2BP至1.75%;SKY_10Y下行1BP至2.40%。 |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